展覽日期 2 - 21.7.2016
開幕酒會 2.7.2016 (六) 4 - 6 pm
菲律賓攝影師Jhoane Baterna-Pateña居港5年期間,觀察著中國內地旅客來港數量急速增長,他們來港除購物觀光外,更喜愛到景點前自拍。
站在金紫荊廣場前面,背後的風景對自拍者來說不重要,他們更著重於展示他們的髮型、裝扮和表情。這個奇特的現像,近年在本港見怪不怪。
展覽展出的遊客自拍照中,相中人站在褪去場景後的純白色背景上,餘下的只有其刻意的裝扮、姿勢和表情,猶如一道道另類風景,集中展示這個普遍現象如何顯露當下現況,以及現今攝影。
藝術家簡介 Jhoane Baterna-Pateña 1978年出生於菲律賓科羅納達爾市,2003年取得商業科學學士學位。2010年移居香港並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以攝影作為自我探索及創意表達的媒介。
首個創作計劃《自拍的藝術》研習中國大陸遊客在香港金紫荊廣場上拍自拍照。Jhoane被每天數以百計的旅遊巴接載眾多遊客到景點拍自拍照這般戲劇性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就著自拍者的角色、姿勢和面部表情以帶有玩味且啟發的方式進行密集式創作,這些總是充滿著在她的創作主角中。 首本攝影集《The Art of the Selfie》於2016年由香港Asia One Books及德國Seltmann + Söhne出版。同年10月將赴德國柏林BTK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修讀博士課程。
是次於光影作坊舉辦首次個人展覽。
光影作坊 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樓10室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 11 am – 1 pm; 2…
「時間的輪廓」是本地青年攝影藝術家黃加頌之首次個人展,亦是光影作坊第七屆舉辦「New Light – 青年攝影創作系列」。
「畫面框中有框,框中有框,退掉透視法的羈絆,踩著一個空間到另一種空間,從景到影像;再到錄像、畫及純空間性。在攝影和錄像兩者之間,靜態攝影可以是律動的,而流動影像卻可以是靜止的。是次展覽是一個關於疊進的看的練習,也是關於重新思考錄像中時間流動方式的練習。」
以旅程中港口的一系列影像作為起點,黃氏把現實的瞬間的一張張獨立影像,以分解、合併和重組的方式重新演繹出不曾存在於真實世界的想像空間。是次展覽展出的攝影作品系列《邊境》及實驗錄像作品《邊境,近境》,兩者分別脫離了平常觀看影像的方式,探索影像的曖昧性,並嘗試發掘感知時間、空間的可能性。
藝術家簡介 黃加頌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修讀藝術創作碩士前,已獲取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士,目前正在撰寫畢業論文,主要研究領域是攝影以及動態與靜態圖像之間的跨媒體實驗。 .
展覽日期 27.5 - 30.6.2016 開幕酒會 27.05.2016 (五 Fri) 6 - 8 pm 藝術家講座 11.06.2015 (六 Sat) 3 - 4:30 pm 工作坊 | 時間的輪廓─交換重組記憶 照片或影像大都有某種記錄或敘事功能,當我們將不必要的都減去再重疊,會產生怎樣的影像?新的影像又有何意義?工作坊中各人會互相分享並交換影像,然後透過分割、排例和拼貼,將影像重新組合,賦予影像另一個說話的方式。每位參加者需先預備三至四張以空間或風景為主、只有一個人或靜物的相片。 時間:11.06.2016 六 4:45-6:30pm 名額:10 費用:全免 查詢及報名:2777 8766 / monfu@lumenvisum.org
光影作坊 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樓10室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 11…
歷史的照片 • 照片的歷史系列 III 呠呠車 ― 二十世紀的汽車與香港生活
策展人:黎健強、李世莊 展覽助理:吳舜筠
汽車是現代文明的其中一個標誌。香港從來沒有汽車生產行業,但自二十世紀開始經已有汽車行走,巴士於二十年代便已出現,無論是乘坐公共或私家汽車,基本上已成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本展覽由舊照片出發,透過官方或私人拍攝的作品,尋找昔日香港汽車的影像,窺探當時社會發展的軌跡。
開幕酒會 8.4.2016 五 6 - 8 pm 講座 | 紙上談車-早期本地汽車廣告圖像收藏與研究 24.4.2016 日 3 - 4 pm 嘉賓講者:吳嘉輝先生 香港老爺車會執委
光影作坊 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樓10室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 11 am – 1 pm; 2 – 6 pm 逢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
展覽設團體導賞,歡迎查詢。
查詢 852. 3177…
寫生 / 張偉樂
本展覽的作品創作於2012至2015年,以描述對香港的觀察和感覺作為創作動機及主題,特別就城市的空間感覺作回應和記錄。現在三組作品一併,發覺原來不知不覺間,我已把我的生命寫進當中。
作品都與城市的牆有關。《格線上的樹影》(2012-13)是關於人工化了的自然,樹影投落在冷漠呆板的牆身上,像一張張城市規劃藍圖;《建樹》(2014)是對城市發展和自然關係的觀察,利用黑白攝影的真實與虛幻,指出發展與自然關係論述當中的自欺欺人。最後的《洞》(2015)則是近期的一輯相片,喻示最終能夠於這鬱悶的城市當中,打開一道出口。
今天重新回顧這些作品,已有不同體會。我發現《樹影》是我患焦慮症時期的創作,焦慮的主要是對幽閉空間的恐懼,害怕身處自己認為不能離開的地方。《建樹》是我情緒再沒起伏、淡淡如水的階段;而《洞》則反映出我今年希望找到轉變的出路這階段,作品當中的出口像是為自己而打開。
展覽除相片之外,我也嘗試以不同的呈現方式,去展示出我重新審視作品時所獲得的領悟和感想。
張偉樂簡介
1986年生於香港,2010年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學士,主修攝影。2012年於光影作坊首辦個展「張的相片」。個人創作以攝影為主要媒介,內容圍繞香港的人和物,並從中探索攝影媒介的本質與可能性。張氏亦有兼任攝影講師。現居香港。
開幕酒會 4.12.2015 五 6 - 8 pm 展期 4.12.2015 - 17.1.2016 藝術家分享會 12.12.2015 六 4 - 5.30 pm 工作坊 | 城市科幻圖鑑 - 尋找城市中的超現實 城市於張偉樂,既是藩籬,亦蘊藏著無限可能性。在城市規劃及建設的過程中,往往非人性化的怪異景象叢生。他將帶領本工作坊參加者,利用色溫調控的方法,觀察並捕捉城市超現實的一面,從而創作出一組「城市科幻圖鑑」;與此同時亦嘗試引領大家以「星空旅人」的角度思考:城市是如何被建構而成的? 學員須自備能拍攝RAW檔案的相機,備有腳架更佳。 時間:12.12.2015 六 6﹣9 pm 地點:深水埗區 名額:10 報名:2777 8766 | jack@lumenvisum.org 費用全免
光影作坊 | 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樓10室 開放時間 | 星期二至日 11 am…
2010年的秋天,匈牙利新媒體藝術家 Tamas Waliczky 隨他的歷史學家太太 Anna Szepesi 到大澳去。當下吸引著他的,不是漁村的風光點滴,而是太平街上那些毫不起眼房子:一條小街上,兩排兩層高的祖屋,底層都向著大街打開作店面使用,裡面的人的生活起居,亂中有序的家居佈置,向著街上展示無遺,猶如一個一個小劇場。來自歐洲的他,頓時為眼前的景像感到興奮。那時他剛來到香港。
2011年,Tamas以新任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教授的身份獲院校資助,開展對太平街房子的研究。他著意以寫實手法,紀錄這些祖傳房子的生活原貌。顧念到那些慷慨為他打開家門、任他自由拍攝的老屋主,將帶來的干擾減至最底,他放棄正規專業用的3D鐳射掃描器,轉而採用傳統相機拍攝。此外他又刻意以廉價的科技,比如一些開放源碼的軟件,構造老房子的室內虛擬3D模型。經過漫長而艱巨的後製過程,照片裡的物件擁有了立體的形態,而成品《家》亦終得以纖悉無遺地展示這些祖傳房子主人們的個性。
2015年秋天,Waliczky即將完成研究的第二階段,並於光影作坊向觀眾展示裝置作品《家》的全新版本。展覽旨在展示普通攝影技術的嶄新應用,以及與低廉電腦科技結合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本次展覽具體示範了一個紀錄者的承擔,以及一位藝術家對人的當下生活原貌忠實展示的真誠。
研究計劃主持人:Tamas Waliczky 意念及概念:Anna Szepesi、Tamas Waliczky 藝術總監:Anna Szepesi 聯合調查:Jane Prophet 攝影:Tamas Waliczky、唐懿德、Anna Szepesi 3D模型及紋理貼圖:唐懿德、李單吾丹、文駿業、陳心怡、張子南 項目資助: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利銘澤黃瑤璧慈善基金、香港城市大學
藝術家簡介
Tamas Waliczky,新媒體藝術家,1959年生於匈牙利,九歲開始創作動畫,曾任職畫家、插畫師及攝影師。自1983年開始鑽研電腦影像創作,憑著卓越才華,先後獲邀到德國ZKM新媒體藝術中心及日本歧阜情報科學藝術大學院大學任駐場藝術家,並於多所學院教學及研究,當中包括德國美茵茨應用科學大學、及德國薩爾美術學院。2010年9月起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擔任教授。
Waliczky屢奪國際獎項,當中包括奧地利電子藝術中心頒發之電子藝術大獎最高殊榮「金尼卡獎」。他亦是世界各地媒體藝術節及國際展覽場館的常客,曾於IMAGINA、SIGGRAPH、 里昂雙年展、東京ICC 畫廊、德國MultiMediale Karlsruhe、英國 Photo 98、西班牙西維爾雙年展及香港歌德學院展出。作品為多國博物館收藏,包括巴黎龐比度中心、波恩Oppenheimer Collection、墨爾本澳洲影畫中心及布達佩斯路德威格藝術館等。
工作坊—從攝影到虛擬3D模型
藝術家Tamas Waliczky相信,人人皆可以合適自己的科技,以自己的一套美學觀,去創作屬於自己的3D視覺呈現。於本工作坊中,這位國際媒體藝術大師將親身示範如何以一些簡單而又免費的軟件,去將一般相機所拍的照片轉化成虛擬立體模型。之後參加者可將方法應用到任何物件的視覺3D呈現之上。歡迎任何對新媒體有興趣人士參加,費用全免。
活動以英語進行,如需翻譯協助請事前與職員聯絡。
名額: 10至15人 報名:2777 8766 | jack@lumenvisum.org
展期:2015年10月17日至11月29日 開幕酒會: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下午6時至8時 藝術家分享會:2015年10月31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4時半…
【尋找家史】是根據真實事件、口述、想像和疑似記錄所組成的圖像,對照出藝術家所願意相信的家史記錄。她選取父母不同年代的相片,來對應截錄自互聯網的大時代小圖片。搜索的關鍵詞是她對那相片的好奇點,希望尋找一個答案來解答她對那個時代的疑問。一個個別人的回憶記錄串起了民間的社會記憶,一些官方的檔案似是而非在述說。幾個關鍵詞的輸入將茫如瀚海的互聯網抽空,只剩下那相關又再相連接的圖片選擇,歷史的重組竟在彈指之間輕易完成。
以窗扇的對照形式,家人和互聯網截錄出來的大時代下生活化的圖片,在微光下變成一幕幕電影截影,像是拿起放大鏡去看那些無謂的時代細節,嘗試尋找和了解改寫家人命運前因後果的蛛絲馬跡。
由小史去重新思考大歷史、以至身邊所存在的人和事,少了一點殘酷,多了一點抽離,更多了一分浪漫。
林嵐(1973 -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研究院及教育學院,現為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以及課程統籌。主力創作大型混合媒介雕塑作品及裝置,作品以文化、歷史、社會與時事為主要探索背景,並多採用回收再用的物料,如木箱板、舊傢具、舊雨傘布料等。曾獲邀到中國、台灣、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緬甸、孟加拉、美國、加拿大、德國及肯亞等地,參與展覽或藝術家留駐項目。近年積極參與本土及海外不同的公共和社區藝術計劃,2009年於香港開展名為「微觀經濟」的社區項目,探討藝術如何可善用社會資源。作品多次入選香港當代藝術獎,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捷成漢伉儷獎助金。
個人展覽包括:「林嵐合作社―織織復織織」(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2013)、「微觀經濟」(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畫廊,2011)、「人車同行」(孟加拉達卡法國文化協會,2005)及「喃喃自語」(香港沙田大會堂、元朗劇院,2003)。作品為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港鐵、荷蘭合作銀行、香港置地及K11藝術商場等公、私營組織及私人收藏。
開幕酒會 17.07.2015(五)6 - 8 pm
藝術家分享會 01.08.2015(六) 3 - 4.30 pm
工作坊 01.08.2015(六) 4.45 - 6.45 pm
導師:林嵐 地點:光影作坊 費用:全免 查詢及報名:2777 8766|jack@lumenvisum.org
歷史乃過去的故事,如何記載,由誰去記錄,自古以來,都由當權者定斷,平民百姓無緣置喙。尋常的個人事跡,往往於大歷史的洪流當中淹沒。 藝術家林嵐將由舊家庭照出發,與大家一起回溯過去,透過觀察、追蹤及分享,一同重構舊家庭照中的語境,並以審視的目光,重新思考攝影、記憶與歷史是怎麼一回事,歷史觀又是怎麼一回事。 建議參加者同時出席當天下午3時舉行之【尋找家史】藝術家分享會。 本展覽於23/7– 31/7 期間特設團體導賞暨工作坊,歡迎10-15人之團體報名參加,具體日期請與本坊職員磋商,費用全免。
宣傳單張下載
Jonathan Day 出生的那一年,Robert Frank 出版了攝影集《The Americans》,書紀錄了這位瑞士裔美國藉攝影師花了兩年,開著一輛老舊二手車,穿越48個州分的美國之旅。按Jack Kerouac 的話,Frank「用菲林從美利堅索出一首憂傷的詩歌」。那是1959年。
書後來成為經典,被認為改變了攝影藝術的走向。半世紀後,英國伯明翰人Jonathan Day來到美國,源著前人的足跡,嘗試軿湊書中那「垮掉的一代」的雨零星散。開著租來的車,他在那些通往地平線的公路上,遇上了那些肥大的汽車,那些星條旗,那些十字架,只是,那些符號所指向的早已不是五十年代那浮華世界,而是《The Americans》當代的一章。我們仿佛可以看到,Frank的車就在前面駛過,揚起一片灰塵,裡面載著兩位異鄉人,在展開作一場跨半世紀的對話。
展覽源自Jonathan Day 同名著作。
關於Jonathan Day
攝影家/音樂人/跨媒體藝術學者,生於Black Country、英格蘭中部三百年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父親是個燒焊工,專門替船和工廠的組件作燒焊。母親生他時18歲。他那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葬身千里達的外祖父是個水手。外曾祖母是離鄉別井的礦工之女,在那於馬戲團訓練馬匹的男人給她餓著的孩子三文治吃後下嫁了他,她第二任的丈夫。她後來酗酒,吃花園裡的草,看見魔鬼並付出整副身家後,歸順了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這些經歷都奠定了Jonathan的創作語境,引育出他對風景的興致,及對及人與風景之間、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喜好。目前為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跨媒體藝術教授,伯明翰攝影及檔案研究小組秘書長,以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泰國Silpakorn大學及朱拉隆功大學及斯里蘭卡科倫坡設計學院之訪問教授。著有《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 – the Art of Documentary Photography》(2010)及《Postcards from the Road》(2014)。
開幕酒會
18.04.2015(六)4 - 6 pm
藝術家講座 (以英語主講)
18.04.2015 (六 Sat) 3 - 4 pm
光影作坊…
06 - 19.03.2015 策展人|李念慈
協力 | 光影作坊 場地贊助 |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從七十年代初踏足中國內地的好奇探索,到晚近看透繁華假象的省思洞察,期間隨時代推移而變遷的人事世態,這裡結集的影像最多或只能作為極概略而散碎的提示,卻足以帶來深刻的印象和有力的感染。歷年持續創作的軌跡在周折波動間,除顯露了創作者關懷社會議題的苦心和熱忱,亦同時確實了清晰可辨的個人風格,而此中在眾多題材迥異的作品中始終未嘗散失的,是那彷佛能長時維持活躍、永無倦意的敏銳觸覺。
藝術家簡介 高志強1953於香港出生,早年於加拿大班夫藝術學院學習攝影。1977年回港後一直為自由攝影人,亦開始任教於理工大學設計攝影系、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大一及正形設計學院。七十年代末與友人合作創辦「影藝攝影學校」及「攝影中心」, 致力推動攝影教育。曾獲多個攝影奬項,包括1992年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的「攝影家年奬」。其攝影集《故宮 - 紫禁城宮殿》分別於1982年及1984年獲香港市政局「最佳書藉年奬」及「最佳英文書籍奬」。參與攝影工作之《Nouvelle Chinese Cuisine》獲1989年香港市政局「最佳烹飪書籍年奬」。曾舉辦和參與多個本地及國際性的聯展及個展,本地個展包括「中港印象」(1993)及「藍調」(1997) 「夜祭」 ( 2008) 「懼曠」 (2012)。高氏為香港專業攝師公會創會會員,曾任兩屆主席,現為榮譽會員。 目前為香港攝影文化協會主席 。作品為香港文化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策展人簡介 李念慈,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多年,較近期的關注逐漸移展至其他與創作及視覺文化研究相關的範圍。持續進行資料搜集,間有從事寫作。
06 - 12.03.2015
憂閉 (2008 - 2015) + 懼曠 (2009 - 2015) 13 - 19.03.2015
回家…
沙田是一個充滿活力及多元化的社區,而且尚有許多社區特色有待大家舉鏡發掘。沙田從鄉村進化為現代化都會,無論昔日或今天都是市民旅遊休閒的好去處。地圖,是旅行不可缺少的。它不再只是單純的座標方位的標示,更是人文、故事、記憶與對土地感情的描繪。有見及此,沙田青年服務團與沙田民政事務處舉辦「地 ‧ 圖 ‧ 新媒睇」社區攝影及地圖創作計劃,由光影作坊設計及製作,於2015年2月25日至3月8日假沙田政府合署,舉辦「地‧圖‧新媒睇」社區攝影及地圖創作計劃展覽,作品呈現學員與沙田這個社區的生活或感情的連繫,同時展示沙田糅合人文歷史、建築與自然風光的動人魅力。
在2013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年度藝術家劉智聰先生帶領下,60多名年齡由15至60歲的學員一同走訪沙田區,化身成生活旅人,以鏡頭記錄生活裏的細節,捕捉沙田區變遷的痕跡。部分作品更展示了學員在沙田成長的回憶,或會令觀賞者引起共鳴,對沙田區產生更多歸屬感。
沙田青年服務團、沙田民政事務處 及 2014沙田節委員會合辦 光影作坊 設計及製作
25.02 - 08.03.2015 沙田政府合署一樓大堂 沙田上禾輋路一號(港鐵沙田站B出口)
星期一至五 星期六 9:00am - 12:3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下載攝影作品集
兩位背景相異的攝影藝術家在過去半年進行了多次對談 ,藉著分享自身推及至社會的不同想法和價值觀,重新審視創作方向和概念。兩位均擅於透過作品去向觀眾說故事和演譯不同的想法。
去年屬多事之秋,香港陷入多個進退兩難的局面,回歸以來累積的問題亦逐漸浮面,逼迫「沉默的大多數」鮮有地為這個社會「踏前一步」。這一步姑勿論能否做到「是其是,非其非」,但至少「我討厭政治」這藉口不再大行其道。不過,在這極不穩定的社會氛圍下,言論和創作自由已遭受變本加厲的規範和操控——自由度大大收窄,捍衛自己的想法和勇於發聲已變成奢侈的事,不少人因畏懼而選擇獨善其身。在大是大非面前,張康生與楊德銘則堅持秉持己見,透過攝影和文字,嘗試啟發大家於這些「敏感」、「容易觸動神經」的社會話題上,想多一點、說多一句、走多一步。
本展覽為「藝術家與攝影師對話系列」之五。
展期:2015年2月8日至3月1日 藝術家分享會:2015年2月7日,下午3時至5時 開幕酒會:2015年2月7日,下午5時至7時 時間:早上11時至晚上6時(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 地點:「光影作坊」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查詢: (852) 3177 9159 / info@lumenvisum.org
藝術家簡介
楊德銘 Paul Yeung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影像及傳播碩士畢業。2000年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畢業後加入攝影記者行列,曾任雜誌圖片編輯、路透社及經濟日報攝影記者,中文大學及珠海書院新聞攝影課程兼任講師,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主席。屢獲香港報業公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和「亞洲隱形攝影師(IPA)」頒發新聞攝影獎項。曾與不同本地攝影師創辦攝影期刊《與xx不符》(2009 - 2011) 及《麻雀》(2009 - 2011)。曾參英國奧運「Road to 2012」藝術計劃項目「Count to 12」,並於英國國家肖像畫廊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展出 (倫敦,2011)。2012年3月在刺點畫廊舉辦首個個人攝影展「花非花」(香港,2012)。其他展覽包括:「反正我信了」攝影聯展(The Salt Yard,香港,2014),連洲國際攝影節「鴛鴦:香港當代七人展」(中國連州,2013),「後直:當代香港攝影」 (香港文化博物館,2012),「八九風光如此美好」個人圖片展(MOST,香港,2012),「IC Show」(英國金匠學院碩士畢業展) (英國金匠學院,2011),「柒菲-與展覧不符」(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1藝廊,香港,2010),「北」(The Upper Station,香港,2010),「影像香港-當代攝影展」(香港中央圖書館、不一義藝術,香港,2008) 及「藝術@廠廈之圖像反思」(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008)。
張康生 Enoch Cheung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純藝術碩士,英國藝術大學雀兒喜藝術與設計學院取得藝術碩士,荷蘭格羅寧根漢斯大學互動媒體及環境藝術碩士。熱衷參與跨媒介創作。個展包括「過度數碼」(Para/site,香港,2001),「集體裝飾」(Too Art Gallery,香港,2007)及,「密語:半瞥」(光影作坊,香港,2011)。聯展包括韓國 Galley…
2014.11.29
光影作坊榮幸展出藝術家王禾璧最新個展《不只是一個時裝表演》,有別於以往作品環繞城市建築與民生、衝突與平衡、虛擬與真實等議題。是次她把這多年來創作的元素與時裝表演有關連的表像連結,展示一個存在已久的構想,一個集觀看與被觀察的構思。
展覽構思源於一次和時裝設計項目上的合作,王禾璧將攝影圖像點綴在新設計的衣服上,並捕捉穿上了新設計衣服的模特兒舞步,拼貼到不同的場景之中。如古城的電纜上走鋼索或在古羅馬時代的引水道上的伸展台上慢步。是次展覽包括數碼複合影像,還有藍印、圖像試片(註 : 在以噴墨打印在正式的衣服前,需要通過用同樣的布片作印刷試驗,因此產生圖像試片) 、掛上衣服的人型模特兒公仔等裝置。通過作品,除了帶領觀眾遊走於層層相疊、曾經存在的平行時空,還展現出藝術家的一次想像之旅。
展期 29/11/2014 - 11/01/2015 地點 「光影作坊」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開放時間 早上11時至晚上6時(逢星期一休館) 查詢:3177 9159/ info@lumenvisum.org
22.8-5.10.2014
最終風景 /劉智聰
故事的結局往往是一套電影,或一本書的最後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章節。
而這套作品所到之處,都是生活裡不同故事的最終時光。
在香港這個急速轉變的城市,從來不缺這種所謂的最終風景。我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一些被遺下來的畫作,畫作透露了前人對生活不設實際的嚮往,與及那些和現場格格不入的陳設,令我找到故事的門匙,開啟我與那個地方的想像空間。我在這最終風景面前想起的,滿是曾經生活在該處的人,留下了不能帶走的風景,繼續開展了人生的另一章節。
我所挑選的最後章節慣常地沒有現場觀眾,只有缺席演員。攝影雖然是一套默劇,場景靜默卻千言萬語,在這些故事落幕前的畫面,結局未必完整,需要各位自行補上。
這種最後章節式的故事吸引了我。我一直認為香港是個一直挑戰我們回憶的城市,她短暫性的、過度性的、借回來的特質都成為了我城的性格。今日香港也在上演著不同題材的最終風景,而我們都是參與這場儀式的送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