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5 - 8.17
「光影作坊」榮幸呈獻藝術家黃麗貞個人展覽《如山》。展覽將展示黃麗貞一系列陶瓷作品,在攝影和陶瓷之間探索山的意象。
自古以來,人們都習慣在平面的繪畫或照片中認識山的意象,對山的印象已超越了時代和空界的界限,創造出另一種真實。中國山水畫中山的再現更令黃麗貞著迷,她參考中國畫的筆法線條,以「皴」的筆法雕塑山的型態,粘土賦予山質感和重量,試圖把山的幻象在三維空間中重現。
《如山》系列以香港山巒地貌作為藍本,黃麗貞在細看有關香港地形的相片時驚嘆香港大自然風景的秀麗,相中的景觀充滿歷史性和真實感。她帶著回憶和想像,以 粘土和器物觀照香港的高山小島, 在現實與非現實之間開拓這片她土生土長的地方,與觀眾一同瞰視香港這片熟悉而又迷離的境地,向攝人的大自然致敬。
開幕酒會 2014.7.5 5-7 pm
藝術家講座 2014.7.5 3-5 pm
展覽 2014.7.5 - 8.17
開放時間 11am - 6pm, 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關於藝術家
黃麗貞畢業於英國東安基亞大學教育學士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士,曾參多個海外藝術家駐場計劃。黃氏於200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2012年獲邀參與於倫敦薩奇美術館舉行之香港當代藝術展覽,其作品廣被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黃氏為日內瓦國際陶藝學會會員,2014 獲邀擔任香港博物館專家顧問,現任教於香港藝術學院。
2014.4.25 - 5.25
香港在結束日本三年零八個月佔領的日子後,無論在經濟、民生或社會的各方面都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香港的攝影圖像亦由戰前時期的黑白或人手上色,進入了直接彩色的年代。這些彩色影像呈現了較為接近當時香港景物面貌的顏色,就如當時香港迅速的發展,予人朝氣勃勃,煥然一新的感覺!
光影作坊將呈獻「彩色香港 40s-60s」,展出的幾十幅的彩色圖像,乃是香港戰後二十年間首批以直接彩色攝影科技(彩色幻燈片)所產生的影像。這些圖像展示了香港四十至六十年代的新舊景物、人們生活點滴,成為本地十分珍貴的視像資料!策展人黎健強將從香港圖像和攝影歷史發展的角度,引領大眾細閱戰後香港的彩色攝影圖像,同時希望大眾對舊日香港有多一份認識。
【彩色香港 40s-60s】
展覽 2014.4.25 - 5.25
開幕酒會 2014.4.25 6-8 pm
開放時間 11am - 6pm (逢星期一休館)
《香港歷史的照片 - 香港照片的歷史》分享會
展覽 2014.5.10 3-5 pm
講者: 黎健強、高添強
地點: 「光影作坊」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網址:http://lumenvisum18x24.org/
2014.2.15 - 2014.3.16
光影作坊隆重宣佈,藝術家又一山人及攝影師蘇秀儀參與本年度「藝術家與攝影師對話系列(四)」展覽。
兩位背景各異的攝影藝術家在過去半年間進行了多次對談 ,分享創作心得,並重新檢視個人對攝影的熱誠。雙方都認同拍攝的動機是源自個人對身邊事物的關注,從不刻意發表作品,亦沒有與人分享的意圖。超過廿載攝影生涯,他們的得着就是一大堆原封未動的菲林底片……
透過今次機會,兩位攝影師為對方的攝影歷程進行了一次回顧。在「睇」過對方封存已久的菲林底片後,從茫茫的映像中找到共鳴,別有一番滋味。然後用自己的作品回應,以配對方式展示。每組照片看起來貌似,底蘊卻是二人不同的構想。
是次展覽可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兩人過去二十年在香港遊走時拍下的照片。兩位攝影工作者對香港有着無法解釋的情意結,同樣喜歡在街上不斷尋覓和探索,以街頭快拍的形式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態。
展覽第二部份以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為主題。蘇秀儀曾於當地居住,用數年時間從不同角落捕捉世貿中心的面貌,而又一山人則在「九一一」襲擊後一年拍攝該遺址。同一個地標,卻紀錄了兩人截然不同的情感……
展覽 2014.2.15 - 3.16
藝術家分享會 2014.2.15 4-6pm
開幕酒會 2014.2.15 6-8pm
開放時間 11am - 6pm, 逢星期一休館 Closed on Monday
地點 光影作坊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Lumenvisum, L2-10, 30 Pak Tin Street, Shek Kip Mei, Kowloon, Hong Kong
藝術家簡介…
2014.1.10 - 2.9
光影作坊將呈獻《祝福城市﹣香港》李志芳攝影展。 與此同時,私畫廊亦舉辦李家昇的{游動詩寫室} 。 藝術家李志芳、李家昇、劉清平和謝明莊將從開放的對話和觀點, 分享李志芳與李家昇攝影作品內在的隱喻語言。
《祝福城市﹣香港》李志芳攝影展
在 城市中,我們都受傷了,並孤獨地以自我方式存在。當人們的真實的存在和本質都已被剝奪,我們都淹沒在心理關口、情感和想像的傷痛之中。《祝福城市﹣香港》 說出城市的每個時刻,每種感覺,在傷痛之中,人們各以自己的方式尋找避難處,躲避於城市的時間和歷史之中。展覽將分享李氏自己的一部分,他與城市獨特的關 係和感覺,以及他對城市的一份祝褔。
《祝福城市—香港》 李志芳攝影展
展覽 2014.1.10 - 2.9
藝術家對談 2014.1.11 3-5pm
開放時間 11am - 6pm (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 光影作坊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李家昇 {游動詩寫室} 相遇,記事,追憶,散聚。攝影長短句
李 家昇的{游動詩寫室}系列由2011年開始創作。有天,他突然有個想法,嘗試以圖像代替文字,但採文字的鋪陳方式。這照片詩,也如是地分行,一段去到另一 段。如果說影像代入文字不好理解,假想一個音樂創作人用音樂去寫了一首詩就比較明確了。其實每一篇樂章都可以理解成為一首詩的創作。正因為媒體的不同,所 給出的訊息就不同了,文字具體準確,音符抽象,影像大概是以上兩者之間罷。
{游動詩寫室} 展覽 2014.1.10-2.15
開放時間 1pm -…
2013.12.5 - 2013.12.29
「攝影作品數十」展覽
展覽
2013.12.5 - 2013.12.29
閉幕酒會 2013.12.29 4-6pm
開放時間 11am - 6pm, 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 光影作坊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在一個充滿消費情緒的香港,光影作坊將與百呎公園及香港國際攝影節合作,再次展出「攝影作品數十展」,發掘並邀請數十位不同層面的攝影師展出他們的作品,雖然各人風格截然不同,各有特色,但圍繞著大家的共通點,就是每一份都是值得欣賞的攝影作品。
近年以「攝影作品」為基本的活動開始備受注意,但綜觀攝影作品展覽、出版、刊物和其文化活動,相對熱烈的消費風氣,攝影文化仍處於一個萌芽的狀態,呈現了失衡的狀態。是次展覽所突顯的,就是現今香港攝影文化中,構成攝影文化基本的重要部份「攝影作品」仍處於一種被忽視的現象。各位家裡可有多少香港攝影師的作品、書籍、圖冊? 我們希望透過一次實驗性較重的展覽,透過作品的徵集, 開放地展示作品多樣性,形成「好作品隨處都是」的景致,也希望觀眾感受現實中這一種失衡狀態。
光影作坊將舉辦記念香港一代攝影宗師鄭直煥攝影展。是次展覽將分為兩部分,「無盡的愛 」懷舊攝影展,會再次展出鄭氏五、六十年代拍下的珍貴民生照片, 呈現當時生活在寮屋、木屋區的人、小童、工人的生活狀況以及社會舊貌,作品展現出香港貧苦大眾知足者貧亦樂的自強精神。同場亦展出鄭氏為禁毒常務委員會拍攝的禁毒照片,警醒大眾毒品的禍害,照片令人深刻震憾。鄭氏精湛的攝影技巧,言行處事,令學生終身受用。〈學生回應展〉特請來鄭氏的學生, 以一張張的相片,向心中的他致敬。
「無盡的愛」一代攝影宗師 ─鄭直煥攝影展
展覽 2013.11.2 - 2013.11.22
開幕酒會 2013.11.2 5-7pm
開放時間 11am - 6pm, 星期一至日Mon-Sun
地點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
〈學生回應展〉
展覽 2013.11.2 - 2013.11.22
開放時間 11am - 6pm, 星期二至日 (星期一休館)
地點 「光影作坊」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
展覽 2013.9.7 - 2013.9.29
開幕酒會 2013.9.6 6-8pm
參展者 陳喜來、張諾文、袁子惠、沈嘉儂、唐潔宜、黃耀霖、錢佑
策展人 蘇慶強
開放時間 11am - 6pm, 星期二至日 (星期一休館)
「在人跡稀少的深夜拍攝。 寂靜使人陷於深沉的思維中,遊離於物像之既成現實。 正如黑白攝影能從彩色的現實世界中,把影像昇華起來, 形成一種抽離的狀態。」蘇慶強,策展人
一班曾在光影作坊學習黑白攝影和人文風景課程的學員,經過兩年時間對攝影的探索和沉澱,從黑夜中再次出發,透過「夜」一字,各自在深夜中思索影像的可能性,發展屬於自己的「夜」影像。
展覽 2013.7.6 - 2013.8.18
開幕酒會 2013.7.5 6-8pm
藝術家分享 2013.7.20 3-5pm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 11am - 6pm(逢星期一休館)
光影作坊呈獻梁以瑚《光‧在‧墨聚水凝》浸染繪畫及攝影作品展。
梁以瑚一直關注藝術與地區治療的工作,而藝術療傷是其創作的意念。是次展覽是她多年來用作自我藝術療傷的成果,作品分為兩組:一組是以快拍(snap shot)去展示大自然一刻的美麗景象,另一組則以浸染繪畫表現水色痕跡的自然轉變,皆讓自然界中「時間」的論述顯現。
對於梁氏而言,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奇幻異彩叫她感到讚嘆,令她真的想把每一刻都「凝」住,把時間中的美在畫紙上呈現。另一方面,她認為每天能凝視着自然界中萬變的起伏,靜觀於不動,是一種正向、適在、自在的自療藝術,感覺像心靈被洗滌。自療過程的點滴是時間的累積,因此「時間」需要時間自己作見證。透過兩組作品互相對話,展示梁氏對大自然與時間的演繹,即無限的開展與有限的細緻描述,同時讓觀眾窺探藝術家「療傷」的私人日記。
藝術家簡介
梁以瑚從事藝術工作四十餘年,一直致力在香港、中國及亞洲推動社群藝術,以藝術服侍有需要及弱勢社群。先後在八零年代末成立「越營藝穗」,為滯港越南船民提供兒童藝術教育及在氣氛沈鬱的禁閉營中帶來一些藝術的生氣;九零年代初成立「藝術在醫院」,為醫院及病人提供各方面的藝術活動,不單令多個病房加添色彩,同時舉辦同程度的多元藝術自療工作坊,以培訓醫務人員、社工、藝術工作者相互了解,更將此一理念推廣至中國內地的重點兒童醫院。梁氏在2001年成立「全人藝動」,以「藝術來推動全人和諧共存、互動互助」作為社群藝術方向,以藝術賦權、肯定自我價值,從而達致社區共融及互相尊重。
梁氏曾多次在本港及亞洲地區展覽她的作品,以「藝術療傷」作為其創作議題,運用日常用品引發對國與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注。
近期,其創作形式則從西方回歸,開始藉水墨作品探索文字與傳統國畫的關係。
官塘在清代曾是個官家的鹽場,今天觀塘裕民坊也正經歴著一場由官方主導的重建,「坊塘拾異」從旁去觀官、觀。在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一羣幾十年來都在裕民坊經營的小商販,表面上他們只在追求自己和家人的安穏生活,但倒頭來他們的小攤檔卻各自各精彩地去吸引了一班忠心的顧客,凝聚了街坊的感情,更不知不覺地成就了大家常掛在嘴邊的獅子山精神。
今天裕民坊正面臨巨變,是去是留,這班小商販正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但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就只能以照片去展示這個已進入了重建倒數階段社區的種種景象,和希望他們那種在逆境中自強的精神不會在重建中消失殆盡。
展覽 2013.4.2 - 2013.4.14
開幕酒會 2013.4.1 3-6pm
開放時間 11am - 6pm 逢星期一休館
2013.1.13 - 2013.2.24
展覽 2013.1.13 - 2.24
開幕酒會 2013.1.12 5-7pm
藝術家分享會 2013.1.26 3-5pm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 11am - 6pm(逢星期一休館)
「藝術家與攝影師對話系列」一直備受讚賞,光影作坊於本 年度舉行該系列的第三次展覽,非常榮幸邀請到本地藝術家 梁志和與攝影創作人吳世傑對談,以「相中人」作為是次創 作的主題,試圖探討當代攝影是什麼,關注當代攝影師如何 利用攝影去表達他們的想法、他們所見的世界,同時讓觀眾 反思當代攝影師的視見如何形構觀眾的觀看視界。
2011.12.20 - 2012.1.1
一本紀實攝影集讀來總是語意不清但却又暗藏詭譎﹐某種存放在作者個人深處的感觀經驗在斂靜的氛圍下重新開釋﹐頁裡行間彷彿滲透著拍攝者一份觀世之道------一種靜觀之術-----解讀著這個變動中的世情.
可以這樣說,這百多年來的起伏變動中,紀實攝影在美學的舞台仍有很寬大的探索空間﹐它是鑲嵌著現實生活中的影像文學。紀實攝影具有深遠意義的地方是將我們日常週邊生活中的偶遇性及隱喻性呈現出來,讓我們在沉默的狀態中靜靜地思索。
藝術家簡介
秦出生於香港,早年留學法國。以當代西方的藝術造型風格表現東方傳統美學思維,獲法國文化部頒發國家高等造型表現碩士文憑,並在法國建立自己的藝術工作室。北京六四的震盪及九七的香港回歸,讓秦偉重新思索人生定位,放下原有的創作計劃,以攝影記者之職走上生活前線。95年起,秦開始以6x6中幅度開展其個人拍攝工作,背著相機蹓蹥於亞洲不同地區,以渾厚的影像語言闡述如史詩般的個人視野。
主辦
asiaone出版社 場地贊助
光影作坊
新書發佈及開幕
2011.12.20 6pm
展覽 2011.12.20 - 2012.1.1
2012.11.3 - 2012.12.2
光影作坊呈獻香港藝術家何兆基的雕塑及攝影作品展覽《落凡塵》。
何氏的作品大多以自身感官知覺為起點,藉雕塑及攝影等媒介以自造像的形式呈現。將個人內在知覺經驗轉化為可觸可望、可被知覺的藝術表達,「自身」與「他者」或能藉此得以溝通,兩者遂構成形形式式的複雜而微妙的關係,世間諸般意義亦由此而生。
是次《落凡塵》雕塑x攝影展覽將展出四組攝影作品及一件雕塑,乃何氏早前《聖光》系列作品的延續,由淨化的背景到城市景觀,境隨心轉,「知覺者」與「被知覺者」合二為一。
展覽 2012.11.3 - 12.2
開幕酒會 2012.11.2 6-8pm
藝術家分享會 2012.11.17 3-5pm